統計

Content View Hits : 697143
常見的頸部酸痛-----頸椎病
陳俊峰醫師專區 - 頑固性疼痛
週日, 06 六月 2010 21:34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因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的一系列表現,稱其為頸椎骨性關節病。

 

 (一)發病機理

 隨著年齡的增加及各種急慢性勞損的累積,逐漸導致頸椎間盤髓核脫水、退變、纖維環膨出、破裂、頸椎間隙變窄、椎間韌帶損傷、鬆馳,造成椎體不穩,骨膜受到牽拉和擠壓產生局部微血管破裂與出血血腫,隨著血腫機化老化和鈣鹽沉著,最後形成突向椎管或椎體各方的骨贅。 頸椎管的先天性發育性狹窄與畸形為發病基礎,老年性頸椎間盤退變、勞損、外傷等為主要的發病因素。

(二)臨床分類及表現

 1、頸型頸椎病

 病因:由於早期頸椎退變、髓核與纖維環脫水變性,椎體不穩、引起頸椎局部內外平衡失調及頸肌防禦性痙攣,直接刺激分佈於後縱韌帶及兩側根袖處的頸椎神經末梢而出現頸部的症狀。
   臨床表現及體徵:青壯年居多,頸部突然疼痛、不適、頸部僵硬,向一側偏斜,雙肩有沉重感,個別患者可出現肩部及上肢的感覺異常。  查體時可有相應的壓痛點。 X線平片可見頸椎生理彎曲變直,有輕中度頸椎退變徵象。

 2、神經根型頸椎病

 病因:由於髓核向後外側方突出或鉤突關節處的骨刺突入椎間孔,引起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
   臨床表現及體徵:以根性痛和根性肌力障礙為特點。  一側頸肩上肢反復發作的疼痛、麻木,仰頭、咳嗽時加重,因勞累、寒冷、睡眠不佳而誘發。  手指麻木活動不靈、精細動作困難,大小魚際肌及骨間肌萎縮。 體檢可見患者頸肌緊張,患椎棘間及椎旁有壓痛,並向上肢放射。  早期腱反射活躍,中後期則減退或消失。 X線示頸椎生理彎曲消失、椎間孔狹窄、椎間隙變窄、椎體前後緣骨質增生。  牽拉試驗和壓頭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常為陽性。

3、脊髓型頸椎病

 病因:脫出的椎間盤或骨刺等壓迫或刺激脊髓,或是支配脊髓的血管受壓造成脊髓缺血,也可能因椎體不穩刺激局部交感神經,反射性引起脊髓血管痙攣,使脊髓供血不足,多數患者俱有頸椎管先天或發育性狹窄。
   臨床表現及體徵:病程較長及緩慢進行性為特點.自遠端至近端發展的四肢麻木、無力、雙腿發緊、跛行、步態笨拙及易摔倒、束胸感。晚期出現痙攣性癱瘓。  體檢常見肢體遠端有不規則感覺障礙區,肌萎縮,肌張力高,腱反射早期亢進,後期減弱或消失,可出現病理反射。  X線示某椎間隙變窄,椎體前後緣明顯骨質增生。  CT或MRI可見頸椎管矢狀徑縮小。

4、椎動脈型頸椎病

病因:由於頸椎鉤椎關節增生及椎體不穩致鉤椎關節鬆動,致橫突孔出現移位而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導致痙攣狹窄或扭曲。 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受刺激及椎動脈本身硬化退變亦為引起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重要因素。
   臨床表現及體徵:主要表現頭痛(多為顳部呈跳痛或刺痛)、頭暈、視覺障礙、耳鳴、耳聾、噁心、嘔吐,可同時伴有頸部疼痛等其它各型的症狀。 該型患者在突然轉動頭頸部時可能發生髮作性猝倒,倒地後體位改變則立即清醒。  體檢除有其它類型頸椎病的體徵外,可有椎動脈壓痛(在乳突尖和樞椎棘突連線中外1/3交界處的下方及胸鎖乳突肌後緣的後方)。  引頸試驗(椎間孔分離試驗)及旋頸試驗(椎動脈扭曲試驗)為陽性。 X線示鉤椎關節增生、椎間孔狹小,椎動脈造影可發現椎動脈狹小扭曲,腦血管超聲示椎-基動脈供血不足。

 5、交感型頸椎病

  病因:由於頸椎骨刺直接壓迫或刺激了頸椎旁的交感神經,產生了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臨床表現及體徵:頸肩部深在彌散的鈍痛,同時伴有眩暈頭痛上肢發涼發紺水腫汗腺分佈異常,有時伴有心律失常、心前區疼痛(頸性心膠痛----- -特點為與頸部活動相關的持續性鈍痛,服硝酸甘油等擴冠脈藥不能緩解,心電圖檢查無心肌缺血改變)。 檢查頸肩部肌肉肌腱廣泛壓痛,但並不沿周圍神經乾的徑路傳導,患區的皮膚有界限模糊的痛覺過敏帶。 X線示頸椎或上位胸椎退行性變。  熱像圖可見患區皮溫明顯降低。
 因為頸椎退變增生的骨贅可同時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交感神經,在臨床上頸椎病病人往往同時患有兩種以上類型的頸椎病。

(三)診斷

 1、採集病史:包括工作性質、睡眠時的習慣體位、有無外傷史,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和有無放射痛,疼痛與活動的關係,發病時最早出現的症狀等。
  2、體格檢查:(1)一般體檢如外觀、運動、壓痛點。  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後緣,乳突的後下方及斜方肌、肩胛提肌外緣。 病變早期棘突間的壓痛點位置一般都與受累的椎節相一致。 (2)頸椎的特殊檢查:前屈旋轉試驗、壓頭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引頸試驗(椎間孔分離試驗)、旋頸試驗(椎動脈扭曲試驗)、牽拉試驗。 (3)感覺與運動障礙的檢查: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CT、MRI、B超、肌電圖檢查。

 (四)治療

 1、非手術療法
牽引:是藉助於椎間韌帶和關節囊的彈性以及牽引時的拉力,使頸椎間隙輕微增寬錯位的關節恢復正常,消除因椎間盤變性、脫出及骨質增生對神經和血管的壓迫和刺激,以達到治療作用。
一般采用轻重量牵引(2kg),1~2小时/日,2-3周/疗程。 一般採用輕重量牽引(2kg),1~2小時/日,2-3週/療程。 适用于根性痛和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例。 適用於根性痛和椎動脈供血不足的病例。
   推拿:通過手法操作緩解肌肉痙攣,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使症狀得到改善。
   理療:應用人工或天然的物理因子作用於機體,達到治療目的。
  藥物療法:止痛藥、激素、舒筋活血藥、外用藥。
   局部阻滯療法:包括局部痛點阻滯,頸椎旁阻滯,神經節、幹、叢阻滯,硬脊膜外間隙阻滯。

 2、手術療法
原則:以達到減壓與重建頸椎穩定的目的。
  應考慮患者職業年齡身體狀態,對手術的耐受性及患者對手術的態度。
  適應症:已確診為脊髓型頸椎病,神經根型正規而係統的非手術治療3-6個月以上無效或有肌肉進行性萎縮者;椎動脈型有猝倒症狀且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交感型症狀嚴重,證實為節段性不穩或椎間盤脫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