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必痛----下肢疼痛 |
陳俊峰醫師專區 - 穴位注射 |
週五, 04 六月 2010 11:48 |
PAER9.筋骨酸痛之四:下肢疼痛 * 臀肌筋膜炎 構成臀部的主要肌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非感染性的發炎,是為臀肌筋膜炎。症狀除了酸痛,還是酸痛,經常會被誤認為是坐骨神經痛,因此又有「假性坐骨神經痛」之稱。此處受涼,或是進行活動以後,都會加重發炎的酸痛症狀。
【病例】臀肌筋膜炎引發下之疼痛 朋友W君,臀部酸痛不止,向上牽連到腰部,又往下牽引大腿和小腿側面,大範圍的酸痛讓他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好,直覺以為是坐骨神經出了問題。他見過身邊一些人,因為坐骨神經痛而受了很多苦,治療費事而且效果不彰,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他來找我的時候,連爬上診療台都得使勁吃奶的力氣,我以為這下也許病得不輕。但是經過檢查以後,我研判這只是單純的臀小肌筋膜發炎。在為他施行穴位注射以後,他立刻感到酸痛已經舒緩,就這樣高高興興回家了。 為求慎重,我還叮嚀他回診復檢,卻沒見他再來,我打電話關心病情,他老兄嘖嘖稱奇,說我針到病除,他的疼痛竟然沒有再復發,也總算見識到中西合併醫療的奧妙。 【醫生的話】 腰肌勞損的病人,多半是有過舊傷宿疾,身體勞累而加重症狀。按壓其腰部,有僵硬或牽制感。肌肉筋膜發炎而疼痛的患者,疼痛的部位通常是固定不變的,不像椎間盤突出或骨刺患者,疼痛部位會移動。 穴位注射之所以能對腰背痛發揮明顯的功效,是因為它直攻經絡的據點、氣血循環的樞紐--穴道,所以作用力量直接;而所使用的藥物,無論是生物製劑或氣體,均能在氣血的推動或局部組織的功能補強上,發揮傳統注射所不及的效率。 因此,舉凡目前西醫傳統治療感到棘手的筋骨酸痛,諸如頸部軟組織損傷、落枕、頸椎病、胸部軟組織損傷、胸肋關節軟骨炎、腰臀部軟組織損傷(腰椎間盤突出、腰部韌帶損傷、腰肌勞損、急慢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風濕關節痛、全身大小關節扭傷、挫傷;肩部軟組織損傷、肩周炎、腱鞘囊腫、膝關節損傷、足踝損傷等,穴位治療都能發揮一定的療效。
【病例】臀大肌筋膜炎 六十多歲的K先生,是德國廠商派駐台灣的主管,有一次在展示場上跌倒,從此就老是屁股疼,疼到後來竟然連彎身穿鞋都有困難,治療了兩三個月還是沒有起色。他來找我姑且試試,我按壓檢查之後,研判他是臀大肌受到強烈撞擊損傷,只經過一次穴位注射,K先生立刻不藥而癒,病症完全解除。
* 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附著在臀部的一塊主要肌肉,關於梨狀肌發炎,有一則非常著名的真實案例,可供參考。案主是美國最年輕的總統甘迺迪。這位英俊瀟灑的三軍統帥,在一次軍艦巡禮中,腳下一滑,跌了好大一跤,不偏不倚的摔在屁股上,從此就疼痛不止,影響他的行動,讓他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甘迺迪認為此事有損自己一國之君的形象,十分耿耿於懷,於是找來所有名醫師為自己治療,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直到一位研究肌筋膜症候群的權威--女醫師Janet Travel(1901-1997),判斷總統先生其實是摔傷了梨狀肌,在為他做了幾次注射治療之後,風靡全球的美國年輕總統又能虎虎生風的走路了。由此可見,只要診斷正確,梨狀肌損傷的治療並不困難。 但是因為梨狀肌症候群發作起來,和坐骨神經痛有類似之處,就和臀肌筋膜炎一樣,容易被誤認為是坐骨神經,因此也稱「假性坐骨神經痛」。跌倒碰撞、跑跳等過度運動,或是久坐或久站,甚至是翹二郎腿翹得太久,都會讓這一塊肌肉發炎。女性因為肌肉耐力較差,坐姿不良而導致梨狀肌症候群的比例比男性更高。
肌肉發炎之後,其疼痛表現有一定的區域,只要掌握其中最關鍵的激痛點,適度加以按壓,通常可以將大痛化小、小痛化無。而萬一DIY無效,就要考慮到疼痛的原因或許不單純,還是症狀嚴重,應該找醫生診治。
*退化性膝關節炎 【病例】退化性膝關節炎 K小姐四十出頭,就住在我的診所附近,每每經過,總是探頭探腦十分好奇,終於有一天,她鼓起勇氣「逛」進來,和我聊起自己很煩惱的一件事。 原來,這幾個月來K小姐的右膝蓋非常疼痛,一動就喀啦喀喳作響,聽起來十分嚇人,現在連上下樓梯都很吃力,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檢查後,認為她右膝蓋週邊的筋肉並沒有大問題,研判是K小姐多次跌倒受傷,都傷在右膝蓋。雖然事後以為無大礙,但其實已經傷及組織的氣血流通,久而久之,組織沒有受到良好的氣血茹養,逐漸變得脆弱,容易酸軟無力,形成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 我為她施行穴位注射,第一次還沒有見到明顯功效,做完第二次注射不久,她帶著七十歲的媽媽一同出現。她興奮的告訴我說,右膝關節幾乎已經不酸不疼,幾個月的椎心刺骨現在竟如不真實的夢境一般,實在不可思議,所以她把兩膝都因為退化性關節炎而行動不便的媽媽也一起帶來。 同樣的,K媽媽經過兩次治療以後,膝蓋酸痛無力的症狀已經明顯改善。
【病例二】退化性膝關節炎 K先生陪太太從高雄來看診。我見他氣色不佳,走路一跛一跛,問他怎麼回事,他苦笑說是因為過去從事園藝工作,經常必須蹲低爬高,久而久之,膝關節就提前報廢,這幾年來,平均每兩到三星期就發作一次劇烈的關節疼痛,爬樓梯更被他視為畏途。 我為K先生進行穴位注射,說好十次為一個療程,但是才經過五次注射,他就已經能自在的爬到六樓;到了第八回,他竟然好像換了一個新的膝關節似的,活動自如,不覺疼痛,也沒有酸軟無力的問題了。
【醫生的話】 *最常見的筋骨老化症 我們的膝蓋關節外面包覆著軟骨,用來保護關節活動時不會擠壓磨損。關節腔內分泌有潤滑液,作用就像機件的潤滑油一樣,讓關節活動順暢。 儘管有著重重的結構保護,人體膝蓋仍然因為時時承受巨大的壓力,所以特別容易受傷害。我們每跑一步,它就得承擔兩倍的體重,而每跳一下,更造成膝關節五倍的體重負荷,因此膝蓋關節老化得早,而且容易發生疼痛不適。 男性六十歲以後,女性五十歲以後,生理功能退化,關節腔內的潤滑物質減少,軟骨也磨損變薄,失去彈性,造成骨頭之間彼此摩擦發炎,引發疼痛,這就是退化性膝關節炎。 我們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兩腿形成大大的O字型,這便是典型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對他們而言,走路是一件痛苦的事,更別說是上下樓梯,膝蓋骨直接擠壓摩擦,每一步都痛得有如刀割一般。 預防勝於治療,保養膝關節要從年輕開始,避免從事耗損膝關節的運動,像是劇烈的跑步、跳躍等,而走路或跑步時,也要穿著避震效果良好的鞋襪。此外,體重過重,造成膝關節活動的負擔,也會加速膝關節退化。 根據統計,肥胖的女性如果能在十年內減輕五公斤體重,可以減少發生膝關節退化的一半機率,這樣的成果,實在令人心動。畢竟用十年時間減去區區五公斤,就能換來健康耐用的膝蓋,絕對是非常划算的交易。
*穴位注射十次以後,通常能回復生活機能 退化性膝關節炎在X光檢驗下一目了然,我們也可以活動一下膝蓋,如果它發出嘎嘎怪聲,則十之八九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聲音越大,退化越嚴重。膝關節發炎疼痛,讓患者不敢任意活動,連帶造成大腿肌肉萎縮,日後甚至舉步維艱,必須依賴別人攙扶。
類固醇對緩解疼痛有明顯功效,但也僅止於緩解,並沒有任何治療的功能。不但如此,如果一直以類固醇消炎止痛,其副作用會引發骨質疏鬆,反而帶來更多傷害。所以對急性期的病人,醫生可以給予適度類固醇救急,但也只限一、兩次,不能讓病人對它養成依賴。 而在發疼的骨關節中注入玻尿酸,增加潤滑效果,減緩關節活動時的摩擦,在過去曾大為風行,不過玻尿酸價格昂貴,事後也證明效果不佳。 以我個人的臨床經驗,穴位注射是目前最快速有效治療退化性悉關節炎的方法。透過將藥物注入穴位、壓痛點或反應點,利用針刺與藥物的雙重作用,能激發經絡穴位,進而調整以及改善人體機能、病變組織的病理狀態,通暢氣血,讓功能障礙之生理活動恢復正常。根據國外的醫學統計,大約注射十次以後,患者便能逐漸回復應有的生活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