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

Content View Hits : 702872
你所不了解的疼痛--重新認識疼痛
陳俊峰醫師專區 - 穴位注射
週六, 05 六月 2010 14:06

*疼痛是生命中的必要之惡

疼痛是人體接受到體外和體內的刺激之後,所產生的痛苦反應。雖然痛苦,但它卻是生命中的必要之惡,因為它會警告我們危險所在,防止身體受到進一步傷害,並且提醒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所以是保命的「警報器」。

疼痛雖然令人難過,可是沒有疼痛卻會要人命。有極少部分先天基因缺陷的人,沒有疼痛感,這樣的人往往手斷了、皮肉燙焦了、被電電到了,都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什麼事,他們也不會知道什麼是「牙痛」、「肚子疼」,別人會因為疼痛而有所警覺,他們卻因為沒有「警報器」的提醒,隨時都可能因為一點點小問題而釀成大災難,所以生命特別脆弱。

 

 

*疼痛有疼痛的惡性循環

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力不同,有的人一點小病小痛就哇哇叫嚷,弄得人盡皆知,但也有人忍痛功力高強,就像傳說中的關公一樣,華陀為他刮骨,他還能神色自若的讀著《春秋》,哼也不哼一聲。如果這就叫「勇敢」的話,那我忍了三十多年的坐骨神經痛和多年牙痛,生活作息一切照舊,上山下海依然面不改色,也可以名列「英雄榜」了!

 

過去我就是這麼沾沾自喜,以為這便是男子氣概,不過真是大錯特錯!疼痛原來是有惡性循環的。身體有它的自我保護機制,當疼痛一直得不到解決,大腦就會讓疼痛的部位緊縮起來,避免它因為繼續活動而加重疼痛,或是受到傷害。也就是說,身體自己會把疼痛的地方「凍結」起來。

「凍結」是為了自我保護,但是氣血循環卻因而變得遲滯;而氣血愈是不通,又更加重疼痛病情,刺激身體感到疼痛,讓患部更加緊縮,由此形成「疼痛的惡性循環」。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疼痛多年的病人,患部出現肌肉萎縮、組織壞死或纖維化的情形。也就是說,疼痛不只是一種痛苦的感覺,它還會實際造成肉體上的病變。

 

如果讀者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疼痛的部位常常是愈痛愈僵、愈痛愈不靈活。「五十肩」便是很典型的例子。

「五十肩」的醫學名稱是「肩周炎」,也就是肩膀的周邊組織發炎,患者會感到痛徹心肺,而痛著痛著,它竟然就「凍結」起來,變得活動困難,所以它又別名「冷凍肩」。這樣「冷凍」一段長時間以後,它會自行慢慢「解凍」,逐漸恢復活動機能,但這時,一些平日沒有持續做復健運動的人,會發現自己的手臂肌肉已經萎縮。

 

又像我坐骨神經痛的病史太長,疼痛情形較為嚴重的部分腿部肌肉,已經出現萎縮現象。

 

所以,「忍痛」其實是萬不得已,疼痛必須要積極治療,尤其是有慢性疼痛困擾的人,務求切斷疼痛的惡性循環,不要讓生理功能因為疼痛的惡性循環而持續惡化下去。

 

*為什麼會發生疼痛

中西醫對疼痛的解釋不太一樣。西方醫學鑽研極精微,現在已經進展到分子的微小世界,試圖從基因、體內化學物質分泌等,去解釋病變和疼痛的發生。相較之下,中醫學的角度更為整體而宏觀。

中醫學認為誘發疼痛的原因有體外和體內的不同。體外的原因和我們所處的大環境有關,而體內因素則與情緒、生活史有關。

 

○大環境誘發疼痛:

風、寒、暑、濕、燥、火是六種外界不利人體健康的變化,吹風、淋雨、氣候過於乾冷或濕熱、溫度太低或太高等,不只是讓人感到不舒服而已,它們還會傷害臟腑的運作。當大環境的變化讓人體應變不及,就會發生內在的失調,表現出疼痛的症狀或病變。

例如,濕氣太重,會讓脾胃(消化系統)運作失調,所以每到陰雨綿綿的時節,原本腸胃功能虛弱的人就容易脹氣、胃痛。而秋天燥寒之氣傷肺,所以秋風乍起,咳嗽的人一下子變多了。

 

○情緒誘發疼痛:

人有七情六慾,過度沉溺在情緒中,不能平復過來,會傷及臟腑與氣血。例如,過度哀傷的人會不停嘆氣,感到胸悶(悲傷情緒會傷肺);樂過頭的人,要當心心臟難以承受(歡喜過度會傷心);經常處在恐懼陰影下的人,必定經常腰酸背痛(恐懼傷腎);容易發怒或生悶氣的人,胸口和脅邊會發疼(憤怒傷肝);而腦子轉個不停的人,往往胃口不開(思慮傷脾胃)。

 

○生活史誘發疼痛:

生活中除了個人內在情緒因素之外,還有外來傷害,如刀火傷、撞傷,或是生活作息失序、飲食失調、長年工作操勞、還是生活過度閒散等,都會引起各種生活型態病,和其相關病痛。

 

*治療疼痛,不能忽略整體的發病環境

中醫學認為疼痛的發生,多半是先有了發病的環境,只欠一個誘因,當誘因一觸動,疼痛就發作了。例如,肌肉過勞虛損的人,局部的血液循環不良,這就是有利疼痛發作的環境,只要哪一天不小心吹到風、淋了雨,邪氣入了肌理,便開始酸痛僵硬。而同樣是吹風淋雨,肌肉強壯、氣血暢旺的人,只覺清涼痛快,根本不會有酸痛的困擾,這是因為他沒有讓疼痛發作的環境。

坐辦公桌的人,長時間缺乏活動,氣血凝滯,這時候又吹上一整天的冷氣,也難怪要發作各種筋骨酸痛。

 

所以說治療疼痛,不能只針對「制痛」做文章,一定要考慮到疼痛生成的環境;而在中醫看來,這個環境就是一個氣血不通暢的身體。

 

*中西醫對疼痛的治療觀點有別

正因為觀點的不同,所以西醫治療疼痛,常常把全副心思聚焦在疼痛的發生部位。例如,治療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病人,西醫認為根本方法就是開刀拿掉突出的部分或骨刺。而治療頭痛,就是以藥物改變腦部的化學環境,或暫時麻痺痛覺,還是舒緩神經。

 

同樣的病人,中醫學則認為椎間盤或骨刺壓迫,會造成氣血阻滯,而氣血循環不良,最容易引發疼痛。的確,即使不開刀去除造成壓迫的突出物,只要能在現有的狀況下,通暢氣血循環,疼痛依然可以得到治療。

 

H太太今年七十多歲,她穿著鐵衣,坐著輪椅來找我。她說自己腰背痛了十多年,一直以針灸維持病情不惡化。但是隨著年齡越大,大腿髖關節逐漸失去功能,已經造成行動不便,醫生建議她不如開刀「整治」一下。 

在進入開刀房之前,她百般猶豫,希望還能尋求其他比較溫和的替代方法,所以想聽聽我的建議。

 

我在臨床上所見,長骨刺的人未必都會痛到生不如死,這和壓迫的部位與程度固然有關係,可是病人本身的體質強壯或虛弱,也是決定性的關鍵。身體狀況良好的人,躺在床上痛幾天,做一做復健、吃一點藥,就可見疼痛慢慢改善,這是骨刺消失了嗎?從X光照片看,他們的骨刺仍好端端的絲毫未少,病人卻已經不覺疼痛。而體弱的人呢?他們原本就氣血循環不良,發病之後更是動彈不得,於是氣血循環愈差,各種問題紛紛浮現。

 

不可諱言的,在診間,我看到許多病患治療到一定程度以後,病情便停滯不前,現今的醫療現場,也暴露出西醫的種種不足,和存在難以突破的治療瓶頸。如果中西醫能放棄各自的本位主義,有效擷取雙方或許多民俗和自然療法的優點,相信能造福更多求助無門的病患。

中西醫整合絕對是醫療的福音,打破彼此的門戶之見,結合雙方的優點,還不知能造福多少天下蒼生。

以骨關節疾病為例,像是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疾病等,很多還不到必須手術的地步,但是病人因為不知道有其他方法可用,因此一發病就急急入院開刀,結果舊傷還沒好,又多了開刀的後遺症。

 

*中醫學的疼痛觀,讓我發現了疼痛治療的曙光

受正統西方醫學訓練的我,在接觸到中醫學的疼痛觀念之後,開啟了全然不同的新視野。它對我究竟有什麼啟發呢?讓我從自己的牙痛經驗來說明。

 

我的牙痛從原本單純的蛀牙,因為填補的藥物損傷牙神經根,不得已必須抽掉牙神經,但是從此以後,發炎的牙神經根疼痛不止,一直未能緩解,發展成為足足折磨我三年的慢性牙痛。這期間,我換過多位牙醫師,做過所有能做的檢查,這些醫生好友紛紛表示自己已經盡了一切所能,但實在愛莫能助。

後來,我學會穴位注射治療,疼痛不再困擾我,但因為病情拖延日久,從此種下牙痛的病灶。當我過度勞累,胃腸消化功能降低的時候,腎水不足,胃火上衝,就會引發牙齒抽痛不止。

 

明白牙痛發生的原因,我便能針對「補腎水、去胃火」去調節飲食、休養身體,然後輔以穴位注射,通暢經絡氣血,達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倘若今天換成是一個完全不懂中醫學的人,讓牙醫做遍了檢查也找不出病變,那麼他只好吃止痛藥。但是止痛藥傷胃氣,等於是加重牙痛的病因,讓牙痛變得愈難治療,形成惡性循環。

過去每每疼痛發作,我總是感到無奈又無助,但是現在,我很慶幸自己對中醫學有所涉獵,進而對於疼痛的原因,有了更甚於西方醫學的完整認知,明白這是體內氣血失調的結果。找到真正的發病根源,我就能對症下手,不會再對西醫認為「原因不明」的疼痛感到無奈和氣餒。

*疼痛是生命中的必要之惡

疼痛是人體接受到體外和體內的刺激之後,所產生的痛苦反應。雖然痛苦,但它卻是生命中的必要之惡,因為它會警告我們危險所在,防止身體受到進一步傷害,並且提醒身體哪裡出了問題,所以是保命的「警報器」。

疼痛雖然令人難過,可是沒有疼痛卻會要人命。有極少部分先天基因缺陷的人,沒有疼痛感,這樣的人往往手斷了、皮肉燙焦了、被電電到了,都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什麼事,他們也不會知道什麼是「牙痛」、「肚子疼」,別人會因為疼痛而有所警覺,他們卻因為沒有「警報器」的提醒,隨時都可能因為一點點小問題而釀成大災難,所以生命特別脆弱。

 

*疼痛有疼痛的惡性循環

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力不同,有的人一點小病小痛就哇哇叫嚷,弄得人盡皆知,但也有人忍痛功力高強,就像傳說中的關公一樣,華陀為他刮骨,他還能神色自若的讀著《春秋》,哼也不哼一聲。如果這就叫「勇敢」的話,那我忍了三十多年的坐骨神經痛和多年牙痛,生活作息一切照舊,上山下海依然面不改色,也可以名列「英雄榜」了!

 

過去我就是這麼沾沾自喜,以為這便是男子氣概,不過真是大錯特錯!疼痛原來是有惡性循環的。身體有它的自我保護機制,當疼痛一直得不到解決,大腦就會讓疼痛的部位緊縮起來,避免它因為繼續活動而加重疼痛,或是受到傷害。也就是說,身體自己會把疼痛的地方「凍結」起來。

「凍結」是為了自我保護,但是氣血循環卻因而變得遲滯;而氣血愈是不通,又更加重疼痛病情,刺激身體感到疼痛,讓患部更加緊縮,由此形成「疼痛的惡性循環」。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疼痛多年的病人,患部出現肌肉萎縮、組織壞死或纖維化的情形。也就是說,疼痛不只是一種痛苦的感覺,它還會實際造成肉體上的病變。

 

如果讀者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疼痛的部位常常是愈痛愈僵、愈痛愈不靈活。「五十肩」便是很典型的例子。

「五十肩」的醫學名稱是「肩周炎」,也就是肩膀的周邊組織發炎,患者會感到痛徹心肺,而痛著痛著,它竟然就「凍結」起來,變得活動困難,所以它又別名「冷凍肩」。這樣「冷凍」一段長時間以後,它會自行慢慢「解凍」,逐漸恢復活動機能,但這時,一些平日沒有持續做復健運動的人,會發現自己的手臂肌肉已經萎縮。

 

又像我坐骨神經痛的病史太長,疼痛情形較為嚴重的部分腿部肌肉,已經出現萎縮現象。

 

所以,「忍痛」其實是萬不得已,疼痛必須要積極治療,尤其是有慢性疼痛困擾的人,務求切斷疼痛的惡性循環,不要讓生理功能因為疼痛的惡性循環而持續惡化下去。

 

*為什麼會發生疼痛

中西醫對疼痛的解釋不太一樣。西方醫學鑽研極精微,現在已經進展到分子的微小世界,試圖從基因、體內化學物質分泌等,去解釋病變和疼痛的發生。相較之下,中醫學的角度更為整體而宏觀。

中醫學認為誘發疼痛的原因有體外和體內的不同。體外的原因和我們所處的大環境有關,而體內因素則與情緒、生活史有關。

 

○大環境誘發疼痛:

風、寒、暑、濕、燥、火是六種外界不利人體健康的變化,吹風、淋雨、氣候過於乾冷或濕熱、溫度太低或太高等,不只是讓人感到不舒服而已,它們還會傷害臟腑的運作。當大環境的變化讓人體應變不及,就會發生內在的失調,表現出疼痛的症狀或病變。

例如,濕氣太重,會讓脾胃(消化系統)運作失調,所以每到陰雨綿綿的時節,原本腸胃功能虛弱的人就容易脹氣、胃痛。而秋天燥寒之氣傷肺,所以秋風乍起,咳嗽的人一下子變多了。

 

○情緒誘發疼痛:

人有七情六慾,過度沉溺在情緒中,不能平復過來,會傷及臟腑與氣血。例如,過度哀傷的人會不停嘆氣,感到胸悶(悲傷情緒會傷肺);樂過頭的人,要當心心臟難以承受(歡喜過度會傷心);經常處在恐懼陰影下的人,必定經常腰酸背痛(恐懼傷腎);容易發怒或生悶氣的人,胸口和脅邊會發疼(憤怒傷肝);而腦子轉個不停的人,往往胃口不開(思慮傷脾胃)。

 

○生活史誘發疼痛:

生活中除了個人內在情緒因素之外,還有外來傷害,如刀火傷、撞傷,或是生活作息失序、飲食失調、長年工作操勞、還是生活過度閒散等,都會引起各種生活型態病,和其相關病痛。

 

*治療疼痛,不能忽略整體的發病環境

中醫學認為疼痛的發生,多半是先有了發病的環境,只欠一個誘因,當誘因一觸動,疼痛就發作了。例如,肌肉過勞虛損的人,局部的血液循環不良,這就是有利疼痛發作的環境,只要哪一天不小心吹到風、淋了雨,邪氣入了肌理,便開始酸痛僵硬。而同樣是吹風淋雨,肌肉強壯、氣血暢旺的人,只覺清涼痛快,根本不會有酸痛的困擾,這是因為他沒有讓疼痛發作的環境。

坐辦公桌的人,長時間缺乏活動,氣血凝滯,這時候又吹上一整天的冷氣,也難怪要發作各種筋骨酸痛。

 

所以說治療疼痛,不能只針對「制痛」做文章,一定要考慮到疼痛生成的環境;而在中醫看來,這個環境就是一個氣血不通暢的身體。

 

*中西醫對疼痛的治療觀點有別

正因為觀點的不同,所以西醫治療疼痛,常常把全副心思聚焦在疼痛的發生部位。例如,治療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病人,西醫認為根本方法就是開刀拿掉突出的部分或骨刺。而治療頭痛,就是以藥物改變腦部的化學環境,或暫時麻痺痛覺,還是舒緩神經。

 

同樣的病人,中醫學則認為椎間盤或骨刺壓迫,會造成氣血阻滯,而氣血循環不良,最容易引發疼痛。的確,即使不開刀去除造成壓迫的突出物,只要能在現有的狀況下,通暢氣血循環,疼痛依然可以得到治療。

 

H太太今年七十多歲,她穿著鐵衣,坐著輪椅來找我。她說自己腰背痛了十多年,一直以針灸維持病情不惡化。但是隨著年齡越大,大腿髖關節逐漸失去功能,已經造成行動不便,醫生建議她不如開刀「整治」一下。

在進入開刀房之前,她百般猶豫,希望還能尋求其他比較溫和的替代方法,所以想聽聽我的建議。

 

我在臨床上所見,長骨刺的人未必都會痛到生不如死,這和壓迫的部位與程度固然有關係,可是病人本身的體質強壯或虛弱,也是決定性的關鍵。身體狀況良好的人,躺在床上痛幾天,做一做復健、吃一點藥,就可見疼痛慢慢改善,這是骨刺消失了嗎?從X光照片看,他們的骨刺仍好端端的絲毫未少,病人卻已經不覺疼痛。而體弱的人呢?他們原本就氣血循環不良,發病之後更是動彈不得,於是氣血循環愈差,各種問題紛紛浮現。

 

不可諱言的,在診間,我看到許多病患治療到一定程度以後,病情便停滯不前,現今的醫療現場,也暴露出西醫的種種不足,和存在難以突破的治療瓶頸。如果中西醫能放棄各自的本位主義,有效擷取雙方或許多民俗和自然療法的優點,相信能造福更多求助無門的病患。

中西醫整合絕對是醫療的福音,打破彼此的門戶之見,結合雙方的優點,還不知能造福多少天下蒼生。

以骨關節疾病為例,像是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疾病等,很多還不到必須手術的地步,但是病人因為不知道有其他方法可用,因此一發病就急急入院開刀,結果舊傷還沒好,又多了開刀的後遺症。

 

*中醫學的疼痛觀,讓我發現了疼痛治療的曙光

受正統西方醫學訓練的我,在接觸到中醫學的疼痛觀念之後,開啟了全然不同的新視野。它對我究竟有什麼啟發呢?讓我從自己的牙痛經驗來說明。

 

我的牙痛從原本單純的蛀牙,因為填補的藥物損傷牙神經根,不得已必須抽掉牙神經,但是從此以後,發炎的牙神經根疼痛不止,一直未能緩解,發展成為足足折磨我三年的慢性牙痛。這期間,我換過多位牙醫師,做過所有能做的檢查,這些醫生好友紛紛表示自己已經盡了一切所能,但實在愛莫能助。

後來,我學會穴位注射治療,疼痛不再困擾我,但因為病情拖延日久,從此種下牙痛的病灶。當我過度勞累,胃腸消化功能降低的時候,腎水不足,胃火上衝,就會引發牙齒抽痛不止。

 

明白牙痛發生的原因,我便能針對「補腎水、去胃火」去調節飲食、休養身體,然後輔以穴位注射,通暢經絡氣血,達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倘若今天換成是一個完全不懂中醫學的人,讓牙醫做遍了檢查也找不出病變,那麼他只好吃止痛藥。但是止痛藥傷胃氣,等於是加重牙痛的病因,讓牙痛變得愈難治療,形成惡性循環。

過去每每疼痛發作,我總是感到無奈又無助,但是現在,我很慶幸自己對中醫學有所涉獵,進而對於疼痛的原因,有了更甚於西方醫學的完整認知,明白這是體內氣血失調的結果。找到真正的發病根源,我就能對症下手,不會再對西醫認為「原因不明」的疼痛感到無奈和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