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

Content View Hits : 690528
高壓生活 飲食不當 小心消化性潰瘍報到
陳俊峰醫師專區 - 胃腸保健
週六, 05 六月 2010 14:57

消化性潰瘍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台灣地區約每67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位患有消化性潰瘍,但很多人以為只是單純的胃痛,吃吃胃藥就可以解決,卻沒想到愈拖愈嚴重,甚至痛到必須掛急診。


 

從事編輯工作的小陳,經常三餐不定時,常拖到下午2點多才吃第一餐,晚上接近9點才吃午餐跟晚餐,而且一次都吃很多;不正常飲食持續一年多之後,有一次胃痛痛到暈倒。  

她以為只是單純胃痛,私自到藥房買胃藥服用,暫時解決胃痛問題,但小陳的飲食習慣,並沒有因此而改變,有時甚至一天只吃一餐,每餐都吃很多,吃到無法動彈。這種情況持續半年多,有一天,她拉肚子拉出血,到醫院求診,醫師告訴她是腸子發炎,並交代她飲食清淡、定時定量。

剛開始一星期,她很聽醫師的話,按時吃藥、三餐按時吃;症狀減輕之後,小陳的飲食又開始恢復,三餐不定時、不定量,兩個月前,她突然胃痛到直冒冷汗,整個人無法站起來,被家人送到醫院急診,診斷為十二指腸潰瘍,且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必須服用23個月藥物,才能痊癒。

濫用藥物 腸胃遭殃

在門診裡,相當多類似小陳的案例,絕大多數是因為飲食不當、壓力過大,加上胃酸過多,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原因引起消化性潰瘍;但也有一些人是因為服用消炎止痛藥而造成藥物性潰瘍,因此有病痛時千萬不要私自到藥房購買消炎止痛藥服用,以免消化系統受不了,吃出「潰瘍」。像很多人有頭痛就猛吃消炎止痛藥止痛,有人甚至一天吃好幾顆,一心想擺脫頭痛,但腸胃道卻出了問題。

所謂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或十二指腸潰瘍,也可能發生在食道。其病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內在的防禦不足,包括胃黏膜的血流供應不足,或黏膜再生能力不足等。另一是外來侵襲太強,如:胃酸分泌過多、胃蛋白酵素過度分泌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其中以幽門螺旋桿菌和消炎止痛藥兩者引起的最為常見。

胃的攻擊因子與保護因子失衡

引起潰瘍原因是胃部的攻擊因子與保護因子間不平衡,導致胃黏膜損傷所致。過去諸多研究認為,消化性潰瘍係因胃酸過度分泌(心理壓力、抽煙、喝酒易導致胃酸分泌尿),及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氯化鉀、免疫抑制等藥物所致。

後來,澳洲的醫師馬歇爾和華倫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此一重大發現,使潰瘍不再是一種經常使人痛苦不堪的慢性病,而成為一可以用抗生素和胃酸抑制劑在短期內治癒的疾病。

在台灣,消化性潰瘍是極常見的疾病,約10%15%的人口患有消化性潰瘍,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就年齡層來說,十二指腸潰瘍的年齡層較年輕,約在2040歲左右,胃潰瘍的年齡層則較年長,約在4060歲,不過幾乎所有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

上腹疼痛是主要症狀

消化性潰瘍的症狀主要是上腹部疼痛,但有些人不會感到疼痛,或只以併發症為主要表現,例如:便血、潰瘍穿孔,甚至有因快速大量出血而休克的病例。

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 飢餓時疼痛

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在症狀上有些不同。十二指腸潰瘍較常引起明顯的症狀,病人常感到上腹部有燒灼感、針刺感和脹滿感,好發於飯後23小時,以及夜間或飢餓時,病患常在睡夢中被痛醒,這是因為過多的胃酸沒有食物中和而直接刺激十二指腸潰瘍,故引起疼痛,一旦吃東西後即可得到緩解。

另外,十二指腸潰瘍若伴隨胸口灼熱感,表示有胃酸過多逆流至食道,倘若疼痛無法停止,甚至引起廣泛性腹痛,此時應懷疑是否已產生穿孔。

胃潰瘍(Gastric ulcer) 飽餐後疼痛

而胃潰瘍病人會因為吃東西而加劇疼痛,以致病人不願進食,以期減輕疼痛。其症狀大多是出現飯後半小時至2小時之間引起上腹痛、有燒灼感、針刺感和脹滿感,因為飯後胃酸大量分泌加上胃壁蠕動增加,因而剌激潰瘍處而疼痛,時間持續12小時逐漸消失,直到下次進食以後,疼痛再次出現。

不治療 會要命

很多人以為,消化性潰瘍不會死人,頂多痛起來讓人受不了,加上它復發率高,因而置之不理;消化性潰瘍嚴重時,會造成出血或穿出胃、十二指腸壁,形成腹膜炎,就可能危及生命,民眾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消化性潰瘍在診斷及治療上都有相當的進步,患者只要耐心接受治療、遵從醫囑服藥;生活規律、常保愉快心情、充足睡眠有促進潰瘍癒合,戒煙、戒酒、三餐定時定量,就可遠離消化性潰瘍。

哪些人容易得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好發族群如下:

1.情緒不穩定,容易緊張焦慮的人。

2.飲食習慣不良,三餐無定食定量。

3.吸煙、喝烈酒的人。

4.服用某些藥物者,如:阿斯匹靈、類固醇等。

5.父母或近親中有潰瘍的人,較易罹患。

6.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 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螺旋桿菌,常可在人的胃竇黏膜及其附近或牙菌斑中找到它的蹤影。因為它具有抗酸抗蝕的特性,不但可摧毀胃中防禦因子的完整性,並且會侵襲胃部造成消化性疾病甚至胃癌。

在幽門螺旋桿菌還未被發現以前,消化性潰瘍一直是醫師、病人頭痛的疾病,因為一旦罹患消化性潰瘍,病患一輩子就得吃藥、忍受它所帶來的痛苦。

直至1982年馬歇爾醫師親身人體試驗,吞下10億個幽門螺旋桿菌後,隨即發生急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從此受到醫界相當的矚目,並且證實此菌確實會造成胃炎、慢性胃腸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及部分胃癌,並且服用抗生素後細菌就會消失不見。

這個發現改寫了消化醫學的治療模式,也徹底推翻「一日潰瘍、終生潰瘍」的陳腐觀念。更讓馬歇爾及華倫兩位博士榮獲2005年諾貝爾醫學及生理獎。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口對口,或糞口接觸而感染。估計台灣地區40歲以上成年人可能也有50%以上曾得過此菌感染。目前多位學者研究證實,多種胃腸疾病,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淋巴瘤,都與它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因此,民眾一旦檢測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最好服用藥物清除。要將胃內的幽門螺旋桿菌徹底清除,可以接受「三合一療法」,服用714天,即可達到80%以上的除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