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

Content View Hits : 660424
頸椎病知多少
陳俊峰醫師專區 - 頑固性疼痛
週日, 06 六月 2010 21:34


當您在電腦或書桌前工作久了,脖子又酸又疼,甚至頭都抬不起來時,是否常會擔憂患了頸椎病?
  提到頸椎病,大家都認為那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但是最近有臨床資料表明,不少20歲左右的小青年已經戴上了頸椎病的「帽子」。因此,防患於未然宜早不宜遲。


  不少人拍攝X線片發現頸椎有退變,也就是常說的「長了骨刺」,便誤以為自己得了頸椎病。其實,頸椎骨刺並不等於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椎間關節退變致使其周圍重要組織(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及椎動脈)受到損害,呈現相應的臨床症狀者。症狀主要有頭痛、頭暈、視力模糊、血壓升高、枕頸部或頸肩部疼痛或麻木、上肢肌肉萎縮以及聽力下降等。
  由於受損部位不同,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十分複雜,單憑臨床症狀來診斷頸椎病肯定靠不住。頸椎病的診斷應重視臨床症狀和體征檢查,並結合頸椎影像學資料。只有三者相互印證才能確立診斷。

那些人易患頸椎病
  大體上說,頸椎病以45~55歲年齡段的人多發。據以往的統計資料,在正常人群中其發病率為3.8%~17.6%,黃種人比白人、黑人更易患此病。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承受著前所未有的身心壓力,無論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農民,還是坐辦公室的職員、學者等,不分男女老少,幾乎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頸椎病的威脅和侵襲。
  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有一個漫長的過程。那些頭頸部長期處於同一姿勢勞動的人員,或頭頸部活動頻繁以及從事頸部容易受傷職業的人員,患頸椎病的機率要比一般人群高出4~6倍。
日常怎樣防治頸椎病
  長期以來,頸椎病防治的主力是骨科醫生。隨著對頸椎病發病機制認識的不斷深入,醫學模式的變化,以及人們對健康需求的提高,骨科醫生日益感到與康復、創傷、神經、運動醫學以及生物工程、心理等等學科人員聯手防治頸椎病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近年來,職業醫學專家重點觀察了一批頸椎病多發職業者(電腦操作員等),從改變工作時間和休息次數的安排入手,在上班時間內,允許多次短時休息(隔20分鐘或40分鐘休息一次),結果發現試驗期間,其工作效率並無改變,而頸肩痛減輕,尤以每隔20分鐘休息一次者更明顯。
  日常防治頸椎病應注意以下幾點﹕
  定時改變頭頸部體位﹕伏案工作者防治頸椎病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是,工作半小時左右,抬起頭並向四周輕輕活動頸部。切忌超過2小時的持續低頭工作。對已經出現頸椎病症狀者,除上述措施外,還要盡可能選用前高後低的傾斜式桌面,或讀書看報時使用有一定傾斜度的閱讀架。
  科學選用枕頭﹕美國學者報導,在一組105名頸性頭痛的患者中,有82%的人睡枕不合適,特別是「高枕藏憂」。防治頸椎病,宜選用高度不超過10厘米、符合人體頸椎生理曲度(齊肩)、軟硬適度的枕頭。
  注意頸後部肌肉鍛練﹕方法是靠牆坐著,以頭枕部向後頂牆,頭和身體不動,只是肌肉緊張收縮。或雙手交叉放在頭枕部,雙手往前使勁兒,頭枕部往後使勁兒,每3~5秒為1次,每天鍛練100~200次,這是既簡便又無不良反應的自行防治頸椎病的「高招兒」之一。
  專家指出,經過正規治療,大部份頸椎病人都可以治癒。切勿誤信偏方,更不可讓沒有治療經驗的人隨便推拿按摩,否則操作失誤致使病情加重甚至癱瘓就悔之晚矣。